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德育频道 > 工作动态

《镇江日报》报道我校教育教学成果

时间:2016-09-12 11:04:10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99日,《镇江日报》专题报道了我校教育教学最新成果。3g1江苏省大港中学

2016教师节特刊-港中.jpg3g1江苏省大港中学

3g1江苏省大港中学

让创新成为常态   把树人当作根本
         “省港中: 逐梦教育路上的坚守
818日,清华大学首次邀请全国49所中学校长参加新生开学典礼观礼活动,江苏省大港中学校长仲伟贵受邀前往,全省仅2所学校校长受邀此行。今年该校的杜宇同学以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自强计划江苏省第一名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
仲伟贵为自己的学生感到由衷骄傲。他觉得对于四星级学校而言,“质量”中自然也包含着“顶尖学生”的培养,否则再多的本二、本一,也是没有高度的山,那叫土丘;没有长度的河,那叫池塘。尖子生对一所学校而言,相当于一个城市的地标。高考是衡量一所学校、一个地区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尺,是学校素质教育成果的具体体现。在一年又一年的备考历程中,始终传递着省港中笃实为训的办学理念;刻满了省港中人对打造优质教育的追求与期盼;记录了无数省港中人为之付出的艰辛与努力。
    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成功,但是不努力肯定不会成功。仲伟贵非常庆幸这一次省港中师生的努力有着丰厚的回馈:不仅成功走出了扣开清华与北大大门的尖子生(文科考生朱躐熠高考407分,达北京大学录取分数线),应届考生普通类二本以上文化达线人数更是达到了411人,本二达线率71%,再创历史新高。其间还不包括体艺类文化达线人数17人和其他学生35人。
数字的背后从来不会枯燥,成绩的背后总有说不尽的故事。作为一所以农村生源为主、远离主城区、要素资源并不突出的高中,“省港中现象背后的成功密码是什么?有哪些教育教学方面的感悟值得人们分享?又有哪些经验,值得人们探究呢?
活动创新,容领挑战强自信
 724日,以生命影响生命,成就不一样的人生为宗旨的国际容领中心·中国镇江基地在省港中揭牌。 20147月,剑桥大学数学博士卢雪芬女士开始在省港中筹划成立容领挑战项目,旨在培养青年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和领导力相关的道德情怀、行为品格,开展有针对性和方向性的体验和学习活动,让他们能够积极应对人生的挑战,且以自身的成长进一步感动和影响他人。
通俗地说,生命影响生命就是以人来影响人。省港中党委副书记庄红君对记者说。在她看来,通过个体的生命去影响另一个生命体,最终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打造,其本身就体现出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与该校践行文化关怀,师生共进的办学理念非常吻合。
      “容领挑战作为一种教育创新项目,自实施以来,举办一系列有针对性和方向性的体验和学习活动,点燃了学生的进取激情,能够积极应对人生挑战。高考成绩407分、江苏省文科第30名、镇江大市第二名的朱躐熠同学,在高二时加入容领团队,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对外交流活动,分享成功人士的成功心得,开阔了视野,树立了信心,激发自身的潜能。农村学子葛志敏加入学校容领团队之后,克服自己多年来的腼腆性格,有思想、有活力、有追求,在国际容领中心·中国镇江基地揭牌时任开幕式英语主持人,面对来自国内外的嘉宾,主持从容大气,自信淡定,现场气氛被调节得恰到好处。
一次泡温泉的经历,激活了台湾伊士脈泉旅公司总裁辜恩光的好奇心,也驱动他对地热能转化电能有了新的思考,经过反复研究和试验,诞生了一项关于绿色能源的国际发明专利。331日晚,应学校名誉校长、剑桥大学数学博士卢雪芬女士之邀辜恩光先生亲临学校,与容领挑战项目团队的师生分享他的人生故事和他对舍与得的理解。同学们在轻松而热烈的氛围中,战胜心理的胆怯,踊跃发言,表达自己感受和体会,体验成长和分享的快乐。
作为学校容领挑战项目组成员,岳文同学至今难忘这次分享。他说,在与各行业和不同领域的容领领导人与专家的互动之中,培养了自己的自信心以及面对未来挑战的勇气和能力,形成了追求超越个人的更伟大的目标。岳文考取了他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南理工,在离开高中母校之前,他以爱的故事为题,与学弟学妹们分享了自己成长的故事,打动了很多人。
夏青蕾是一名贫困生,受助于国际容领中心。在这个大家庭里,她对自己人生方向和使命有很清楚认识,她根据自身的兴趣,通过自我设计、自我管理提升个人素养和社会实践的能力,这次高考她考取了自己心仪的大学。有目标、有计划;有勇气、有信心,这可以让我们的生命过得明明白白。夏青蕾说。
文化创新,实践锻造教育力
作为校园文化一部分,‘备考文化’是指高三年级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分管本届高三工作的副校长朱建国向记者解释了他所推崇的备考文化内涵。在他看来,如果成绩可以用来比喻的话,那么备考文化就是师生置身其中,犹如处于一个强大的‘教育场’,受到的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全方位教育。
在朱建国眼里,“备考文化不仅是一种人生的价值取向,是无声的命令,是不成规章的准则;更是高三年级的第一教育力,它由师生的目标文化、拼搏文化、激情文化、送考文化等凝聚而成。
朱建国说,事业的成功或进步,必须以目标为前提。凡是把一个具体的、艰巨的目标接受下来作为自己的目标时,要比没有目标干得好。这是实践给出的结论。那么,省港中教育力形成背后又有怎样的目标文化呢?
朱建国列举了一个目标是前进动力例子。在2015区教育局组织召开的高中教育教学研讨会上,省港中明确提出了学科竞赛、本一本二达线人数双增长以及冲击清北名校保一争二的奋斗目标。受制于当时学校教育教学水平,这个目标充满挑战。就好比在走一个倾斜度比较小的上升通道,步子可能会慢一点,但有发展是肯定的。朱建国说,目标确定后,省港中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在第一学期就将本科目标逐一分解到班,而且经常对照每次考试成绩督查提醒。
据介绍,在三年的备考历程里,学校一直自加压力,主动拉高标杆。通过学生家长会议、任课教师会议、班级教师恳谈会、临界生沟通会,努力把指标细化到学科、量化到学生个体。可以说目标不仅在教师心中,也在每个学生手中。目标明确了,行动就自觉了,责任也就落实了。人人有奔头,个个有目标,每个人的劳动都会得到公正的评价,保证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朱建国说。
教育力形成背后的拼搏文化。以过人的胆识和智慧迎接挑战,以背水一战的勇气突出重围。这是朱建国对拼搏文化的形象描述。省港中从拼搏意识的培养、拼搏能力的塑造、拼搏智慧的激发等维度塑造自己的拼搏文化,引领师生发展。通过一次次学生会、教师会、家长会的氛围渲染,重大考试奖励和表彰的制度激励,持续树立的师生典型的榜样示范,不断激发师生的拼搏意识,坚定了人生难得几回搏的拼搏之心。学校年级部要求学生不比阔气比志气,不比聪明比勤奋,不比基础比进步,要求教师不比资格比人格,不比昨天比今天,不比报酬比贡献三比三不比逐渐内化为历年高三年级的一种精神和生态,成为高三师生的精气神。 塑造了和谐的高三团队,打造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拼搏之师。
教育力形成背后的激情文化。朱建国认为,激情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体现为一种状态、一种境界、一种追求,表现为蓬勃向上的朝气、昂扬奋进的锐气、百折不挠的志气、战胜困难的勇气。省港中所倡导的激情文化,就是要在差距与不足面前,既不文过饰非,又不妄自菲薄,既有找准差距、挑战自我的勇气,又有不甘落后、赢取成功的信心;就是面对竞争对手的优势与强大,能让对方的成功成为对自我的激励与努力的标杆。为此,省港中通过励志专家学者走进校园、十八岁成人仪式暨冲刺誓师大会、班主任及家属联谊和送考造势等一系列活动,营造激情氛围。
机制创新,唤起百花共争春
一年高考三年抓,三年下好一盘棋。
一年高考三年抓是舶来品。实践证明有效、有用。于是,“省港中人就地拿来。朱建国认为, “一年高考三年抓有着其内在逻辑:高考的成功不仅要靠高三阶段的重锤敲击,更需要依赖高中三年的系统化积淀,高三的高考备考不是仅仅就高三而言,前两年的日积月累是高三取得好成绩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和平台。高中三年就像一场长跑比赛,高一是起步跑,高二是途中跑,高三是冲刺跑。
在这三年中,高一阶段以培养学习习惯为重点,从抓好初高中衔接教育入手,尽快使学生完成角色转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二阶段以巩固知识基础、培养能力为根本点,通过教师指导和形式多样的交流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三阶段紧紧围绕高考,结合每次考试情况,科学有效地分析各项数据,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做好每一件小事,实现每一点小进步,从而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在量的不断积累中实现了质的飞跃。尖子生群体的有效突破和本二达线人数的大幅度增长,书写了学校教育质量的传奇故事。
省港中学生多来自于农村,唯生源论在学校却没有市场,这进一步凸显了一年高考三年抓的策略正确性。都说学生强,则学校强省港中对学生培养是从学科竞赛辅导开始的。高一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发挥其特长。高二阶段是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培训辅导,在各种竞赛中挖掘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争取有好的成绩。高三阶段认真研究考试,按高考标准进行规范和强化训练。在送出去,请进来的培育模式下,使得一批学子低进高出。2016届高三学生取得的18个江苏省学科竞赛一等奖,再次刷新了学校历史纪录,一批学生以其优异的竞赛成绩参加自主招生获得了"985""211"高校的加分录取,尤其是取得三个省一等奖的杜宇参加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获得了各降50分和60分录取的好成绩。
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成功,从高一开始,学校年级部就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文娱体育活动,不仅为各种特长学生提供表现和锻炼的平台,也让老师发现和培养音乐、美术、体育等方面的苗子。到高二高三,学校从每个同学的具体情况出发,制定学生个人的详细的计划针对性训练指导。体育生在高三阶段更是有的放矢,分阶段、分组分批次训练,把准每一阶段的目标和重点,科学调控,使学生在最佳状态参加考试。
正因如此,在今年高考中,除了文科、理科普通考生大放异彩外,音美体也全面丰收,构建了学生多元成才的立交桥。其中今年美术专业学生参加江苏省统考有3名同学列江苏省前10名。一批基础并不理想的学生也在高考中脱颖而出,梦圆高考
手段创新,打开心灵那扇窗
在朱建国看来,高考所呈现的质量也是学校乃至基础教育成果的终端显示。学生在高中三年是否学有所成,最终看高三一年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为了帮助高三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最后一年全面健康发展,高三年级部扎实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
所谓学生导师制就是师生结对,共同发展。这是该校的一项创新之举,与该校文化关怀,师生共进的办学理念相一致。据了解,学生到了高三年级,由班主任具体落实每位学生的导师。导师们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制订工作计划。朱建国介绍,导师制不仅关注学生的整体成长发展,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与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更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充分发展和全面发展。进推行导师制后,师生之间加深了了解,增进了感情,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和谐关系。
由于注重了个性化教育,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心情更愉悦了。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幕:操场上,办公室,教学楼走廊,总能看到一位教师与同学在交流。每天的晨读时间,都能见到班主任在教室门口与学生谈心。
导师制与班级授课制形式不同,导师制活动更多地是在课外进行一对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强调个别化教育、个性化辅导。高考总结时,不少学生、教师和管理者都肯定了导师制为高考做出的实实在在的贡献,凸显了其有力的拐杖作用。
让创新成为常态同样适用于教育领域。朱建国对记者说,教育是一个不断积累经验与丰富内涵的发展过程,需要每一个参与者的探索和创造,不断完善,逐步深入。巧教乐学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培养出优秀的学生,首先需要我们的教育教学具有创新能力。
导学案省港中又一项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学校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集教案、学案、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为一体,教师可以利用导学案有序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针对性进行训练,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学生则可以针对每天所学的内容进行及时反馈。通过导学案使学生的问题疑难得以提前暴露,实现课堂教学重心前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制构建了以小组文化建设为基础、小组合作学习为核心的学生自主管理体系和自我教育体系,不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且也得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围绕提升临界生水平而采取的冲本班虚拟班的分层教学以及“走班制”和送教近班的创新辅导形式,打通了高考备考主体对接的最后一米,实现了师生间的无缝链接,更加点燃教师和学生备战高考的激情。

     走出狭隘和功利化的思维定式,探索更为广阔的教育空间。让创新成为常态,这或者是破解省港中教育教学密码的钥匙。(崔宁华王彦冰)3g1江苏省大港中学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这一次,我们赢了!——省港中辩论队荣获镇江市书香少年校园辩论大赛冠军
这一次,我们赢了!——
我校宜人少年合唱团喜获镇江市第四届金山合唱节银奖
我校宜人少年合唱团喜
英语沙龙
英语沙龙
小记者社
小记者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