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校庆专栏 > 岁月留痕

我与母校——董全胜

时间:2010-04-16 17:00:55  来源:江苏省大港中学  作者:  点击数:

            我,1980年进入母校直至1986年毕业,是母校万千学子中普通的一员。说普通,是因为我遵循了大多学子的人生轨迹:读书——考学——工作,没有什么惊天伟业,但却有着深深的母校情结,或称之为港中情结,有时甚至希望将这种情结延续到下一代。究其缘故,是母校老师的无私奉献,是母校催人奋进的精神,是母校的校园文化,虽然它无形,但却深入了一届又一届港中人的心中。nKp江苏省大港中学

20多年多去了,人到中年,随着同学聚会的增多,这种体会更加深切,只要提及港中,自豪感便油然而生,我是刚中人,心中总是默默地追忆着港中往事。
13岁那年的8月份我报到入学了,成为心中向我的母校的一员,开始了中学生活。学洗衣服、学叠被、学蒸饭、学打井水,学过集体生活,慢慢地,觉得喜欢这种生活,热爱这种生活了,或许是它带给了我友情,增长了见识,提升了我的学习动力、生活能力。渐渐地,同学们开始了各种形式的比学赶超,有走读生与住宿生,有男女生,有镇上的与乡下的,有宿舍间的。为了达到目标,同学们想出了各种办法。冬天的早晨虽冷,同学们总是你比我早、我比你早地站在昏暗的路灯下读书。为了节约早晨时间,挤出更多的时间早读,同学们一合计两至三个人合作轮流蒸饭,早餐更是尽可能压缩在十分钟内,有时用馒头代替小菜把二两稀饭喝掉,而且这些动作很多却是在路上完成的。(因为我们的饭盒自备、自理,要放在寝室里。)
人都说学生苦,在港中还有比学生更苦的。记得到高三了,教我们历史的束鹏芳老师在没有空调、电扇的平房办公室中只穿一件背心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九十点钟,正是这种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鼓舞着我们,在那个年代创造了港中的辉煌。
当然港中留给我们的绝不只是学习,令人难忘的还有下午满操场的体育活动,有排球,有篮球、羽毛球,还有单杠、双杠、爬杆等,还有大型的师生篝火晚会、文娱联会、运动会等。
今天的港中已从圌山脚下来到长山脚下,新港中更书香、秀气了,相信她会培养出更多的港中人。
 
                                   86届高三1班 董全胜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