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莫里在一起的星期二

发布日期:2015-11-20 10:37:29  浏览量:

 aRY江苏省大港中学

和莫里在一起的星期二
高一(6)班田颖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本好书,书名叫《相约星期二》。这本书是爸爸推荐给我的,爸爸说,这本书会告诉我“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与人,并去接受爱。”当时我就被书封面的一句话深深吸引了:一个老人, 一个年轻人 和一堂人生课。
   《相约星期二》这本书写的是一位七旬老人莫里,当他知道自己即将因病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与自己的学生米奇·阿尔博姆相约,每个星期二给学生上最后一门课,课程的名字是人生,课程的内容是老人对人生的宝贵思考。课程总共上了十四周,涉及世界与死亡,家庭与感情,金钱与永恒的爱等人生永远的话题,而最后一课是葬礼。作为莫里早年的得意学生,米奇在老教授缠绵病榻的14周里,每周二都飞越700英里上门与他相伴,聆听他的教诲。老人去世后,学生米奇把听课笔记整理出版,于是有了今天的《相约星期二》。余秋雨教授曾推荐这本书并为其作序,并在序言中说:“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远远不是人生上的成功,一个领导者可以在诸多方面训斥下属,却必须除开人生。”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这本书中的话题之一——死亡。
大家都知道,近期的网络新闻很多都关于尼泊尔地震,据统计已经有几千人遇难,在慨叹世事无常生命脆弱的同时,我对死亡有了更多的思考。死亡,似乎是一个可畏的词,它仿佛如一个打穿地球的洞,谁都不愿掉下去。谁都觉得“死”是生命的尽头,是一切美好生活的结束,谁沾染上了死亡,谁就会被彻底禁锢,自然也就无法逃脱。然而《相约星期二》中的莫里老人却说:“只要我们彼此相爱,并把它珍藏在心里,我们即使是死了也不会真正地消亡。因为你创造的爱依然存在着。所有的记忆依然存在着。你仍然活着——活在每一个你爱过的人的心中。死亡终结了生命,但没有终结感情的联系。”是呀,即使我们不把每一天当做最后一天来活,但也应该与生命讲和,与生活讲和,让生活中有更多的时间去拥抱、去交谈、去欢笑、去道别。《相约星期二》这本书让我知道了:“一旦你学会了怎样去死,你就学会了怎样去活。我们也就能够应付成长中的任何难事了。”记得海伦凯勒曾经说,假如我只有三天光明,会怎样?而莫里老人也提出了自己的命题,如果今天是你生命的最后一天,你又会怎样去度过。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思考。我们是否还会为无关紧要的小事而耿耿于怀呢?我们是否还会为一次考试而心高气傲又或是心灰意冷呢?我们是否应该放宽胸怀正确看待得失呢?
16 年后,当米奇与莫里再度相逢,米奇明白了什么才是有意义的生活,明白了如何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爱。他说:“他的勇气、他的幽默、他的耐心和他的坦然告诉了我——莫里看待人生是和别人不一样的,那是一种更为健康、更为明智的态度。”莫里墓碑上的碑文是:一个终身的教师。 我觉得,瘦小的他当之无愧。
一次次捧读《相约星期二》,一次次想起了莫里老人,想起了他对生命和死亡的抗争。它将时刻提醒着我们众多的健康人,它将时刻启迪着我们众多的健康人:珍惜生命的每一寸光阴、珍爱我们的家人、珍惜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从前,我们被死亡的恐惧束缚,没有勇气直面困难;从前,我们被生活的琐碎羁绊,没有心怀接纳一切;从前,我们被人生的迷宫阻挠,没有力量挣脱泥泞。
但从今天开始,一切都将天差地别。我们将会鼓起全部勇气,张开胸怀,集满力量,怀揣着最初的梦想,不顾前方荆棘漫漫,不顾路途悠远直长。让我们向着自己的目标,大喊一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