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校庆专栏 > 岁月留痕

锁忆早年港中岁月——张黔人

时间:2010-10-06 10:38:50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EsF江苏省大港中学

锁忆早年港中岁月
张黔人
 
每当来到美轮美奂的省港中校园时,就会油然想起港中草创时的情景。抚今思昔,天壤之别,不禁感慨万千。
解放以前,镇江县是江苏省府所在地。当时的镇江县辖镇江城区和丹徒县(区)。1948年底镇江县中把一个初中班临时搬到宝埝镇。解放后,原镇江县分为镇江市(城区)和丹徒县(城郊),在宝埝镇的中学改名为丹徒县初级中学。1950年,丹徒县政府向上级申请新办一所初级中学,限于当时有关政策,不允许新办中学,于是就以丹徒县初级中学大港分校的名义,招收两班初一新生。从此,大港中学诞生了。
1951年我考取丹徒县大港分校,分入初一甲班。此时学校有初一、初二共四个班的200名学生,教职员12人,工友4人。
考取中学后,我凭借小学教科书上的插图,憧憬中学校园的模样:有漂亮的校门,有整齐的校舍,有大礼堂,有运动场……可是来到学校,只见到一座包着铁皮布满圆头大钉的两扇大门的百年老屋。
这座老屋原是解放前的一家典当铺。该屋位于大港铸青石桥东,座南朝北,前后三进,每进三间,两进之间有一个狭窄的小天井。前进是店堂,中间有一条一米多高的柜台,把店堂分为内外两部分。柜台外一间是外堂兼前台通道,柜台内两间是内堂,做了老师的办公室。第二进是楼房,楼下是总务处和储物间,楼上是女生宿舍。后进也是楼房,楼下是学生膳厅,楼上是我所在的一甲班教室。后进楼房的两侧有两间紧挨大港河的低矮下屋,改做了厨房,里面有一座三口大铁锅的大灶。
其它教室在哪里?从后进楼房出后门,沿着大港河向南走约50米有一米姓大宅,其敞厅就是二甲班教室。再沿河向南走约100米,来到一处有三块长条石作桥面的太平桥。从太平桥向东走100米,就到了赵伯先烈士故居,故居敞厅“天香阁”,是二乙班教室。天香阁西边也有一个敞厅是一乙班教室。这些敞厅改作的教室,都没有窗户,只有南面小天井的格扇门可透过一些光线,相当昏暗。为了透光,即使再冷的冬天,也不能把格扇门关上。
男生宿舍在大港西街的财神庙。这是一座三间两进低矮狭窄潮湿的庙屋。出学校(当铺)大门向西过青石桥,沿大港西街走约100米,就到财神庙。宿舍里双人床不够用,就借老百姓屏门架在砖头上作床用。
这就是草创时的大港中学!
 
大港中学初创时,尽管物质条件差,却非常重视同学的全面发展。在当铺校舍时,就利用文昌宫遗址,辟为运动场。这块场地只能勉强放进一副篮球架。每天两节课后,师生从四处汇聚到这里做课间操。这个地方也是体育课的课堂。球场南面有一小块空地,师生开挖一个2m×3m的沙坑,用脸盆、裤管从江边滩涂上运来细沙。有了沙坑同学们就可以开展跳高远等运动。
1952年,校舍搬到改建后的东岳庙。这里有十四个教室,校舍也较集中,但仍没有运动场。学校征用了校舍北面的小土岗。土岗上有大小高低不同的十几块农地,高低落差最大有五米多。
1953年秋季开始平整运动场。任务分到班级,班级分到小组,相互开展劳动竞赛。师生利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手瓦肩抬,手掌磨出血泡,磨出了硬茧,肩膀压红了,压肿了,不叫累,不叫苦。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整出了一个有250的六道环形土跑道的运动场。1954年春学校举办了首届田径运动会。每个学生必须参加13个项目,全校掀起锻炼身体的热潮。运动会吸引大港镇周边许多群众前来观摩,盛况空前。从此,学校每年都要举办一次田径运动会。
1963年,我回到母校工作。这时有初中有高中,最多时达24个教学班。运动场不堪重负。1964年,学校组织第二次平整运动场。这时我是班主任,带领一班同学,发扬学兄学姐的艰苦奋斗精神,削高补低,扩大运动场。这次平整把跑道部分降低一米左右,形成有300多米的6道环形跑道的运动场。1965年在这运动场上举行了首届丹徒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改革开放以后,教育投入增加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学校有条件动用机械进行了第三次平整运动场。经过这次平整,终于实现了400米标准煤渣跑道运动场的梦想。然而与现在省港中的有塑胶跑道的标准运动场作比较,又是不在同一个层面上。今天省港中的同学真幸福。
 
大港中学早期,虽然物质条件差,生活艰苦,但师生们相互勉励,积极进取,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都建立深厚的盛情。这种盛情经历半个多世纪,像窖藏的美酒,越发醇厚。1951年进校,1954年毕业的第二届老校友,在四十年校庆、五十年校庆时,有一半左右从全国四面八方汇聚到母校,拜望曾经教导过他们的老师,回忆那段难忘的岁月,仍激动不已。尽管他们都是年近古稀的白发卷卷的老人了。20084月,这批年过古稀寿八十岁的老人,再次回到母校,看到欣欣向荣的省港中,无限欢欣自豪,在学校植物园同植银杏一株,碑题“杏坛长盛”,提前送上六十年校庆的贺礼,祝愿母校与时俱进,越办越好。由此,可见他们对母校的拳拳热忱之心。
 
                                          写于母校六十年校庆之前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