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德育频道 > 班主任之友

“说服教育”不是万能钥匙

时间:2010-10-18 20:15:36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蒋玉燕  点击数:

    《教育百科辞典》中将说服教育解释为:德育方法之一,即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和引导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或改变某种观点、信念,明辨是非和善恶,提高觉悟,从而指导行为实践的一种教育方法。然而当老师们处理学生的种种不良行为时,说而不服,屡教屡犯的现象十分普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重要原因之一便是许多老师的思维和行为都走进了一个误区:把说服教育当成万能钥匙,不管学生出现什么问题,都给他们上“道理”课。在老师们中常常可以听到这样一类抱怨:“我已经找他谈了十几次了,什么道理都讲了,还是没有用。” “我已经与她谈了几个星期,该说的都说了,还是老样子。”这些老师对“说服”太迷信了,他们竟然以为,凡是学生犯错,都是因为不懂道理,一旦把道理说明白了,学生就会认错,然后就改正。这显然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其实学生的不良行为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类型的不良行为,往往需要用不同的策略来应对。下面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作个大致分类,并探讨一下相应的教育策略。rY8江苏省大港中学

一、与认识问题相关的不良行为rY8江苏省大港中学

由于学校德育缺乏实效性,中小学生道德认识缺乏、模糊、错误的情况相当普遍。正是这种道德认识的偏差直接导致了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比如学生一旦形成了“老实吃亏,考试时不作弊是傻瓜”这类错误认识,就会出现不讲诚信、考试舞弊等不良行为。rY8江苏省大港中学

如何应对这类不良行为?教育策略是帮助学生改变认识,也就是让学生明理。如果学生的不良行为还处于偶发和初始阶段,尚未形成顽固性的习惯,也没有相应的人格问题,一般只要通过改变认识就可以达到改变行为的目的。rY8江苏省大港中学

改变认识的方法很多,如讨论、辩论、说服、写读后感等都可以作为选择,而说服教育则是老师们用得最多的方法,只要操作得当,常常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小学低年级学生爱拿别人的东西,他以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可以占为己有,老师就可以通过讲故事让孩子明白“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 这一道理。一般说,孩子改变了“自己喜欢的就可以拿”这一认识后,不良行为就会随之消失。当然说服教育无效时,还需要用其他方法来帮助学生改变认识或行为。可见,应对与认识问题相关的不良行为时,说服教育是重要的手段之一。rY8江苏省大港中学

二、与意志问题相关的不良行为rY8江苏省大港中学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身上有些不良行为的形成已经有一定时日。比如上网成瘾、打架成性、自由散漫,诸如此类。这些行为的改变往往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自制力和坚持性,可事实上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往往是意志薄弱者。对于这类需要意志努力才能改变的行为来说,说服教育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即使经常讲道理,换来的结果也往往是“虚心接受,坚决不改”。那么怎样才能帮助他们克服这类不良行为?可尝试以下两方面的教育策略: rY8江苏省大港中学

1、体验教育策略rY8江苏省大港中学

体验教育是通过亲身经历,学习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并转化为行为习惯的过程。学校教育中,常常通过创设情境来实施体验教育(利用自然情境也很重要)。例如,有位老师这样创设情境:让爱捣乱的学生小A在班会上讲故事,正当他讲到兴头上时,事先安排好的几位学生故意吵起了架,小A前去劝阻,吵架停息后,小A继续讲,没有多久,另外同学又出来干扰,小A显得极不耐烦,开始大声呵斥吵闹同学……。事后班主任和小A谈话,问他感受,并让他写下来。通过这次体验活动,小A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从此改变了不良习惯。由此可知,体验教育至少有五大优点:趣味性、暗示性、情感性、深刻性、自主性。rY8江苏省大港中学

学生的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要素组成的,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其中“知”(道德认识)是基础,“情”和“意”是动力,“行”则是关键。对于需要意志努力才能改变的不良行为来说,有了“知”不一定就有“行”,只有激活学生的动力系统,才可能达到“知”和“行”的统一。体验教育在激活学生的“情”方面比说理教育更有优势,这是因为:学生通过自身体验获得的认识特别深刻,体验教育常常会触动人的心灵;体验教育使人“身临其境”,能激发特定的情感体验。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将“知”转化为“行”,达到改变问题行为的目的。rY8江苏省大港中学

实践表明,体验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行为、改变不良行为中,具有其他许多教育手段无法替代的优越性。在应用体验教育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对情境中蕴含的教育意图,事先不能告诉学生。这样体验才真切,才能充分体现体验教育的优越性。二是无论是利用自然情境,还是创设人为情境,都要注意“架桥”,也即做好情境和教育意图的衔接工作。像上面一例中,师生对话、写感受、谈感想及表决心等“架桥”工作都必不可少。rY8江苏省大港中学

2、自我教育策略rY8江苏省大港中学

用意志努力克服不良行为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战胜自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最能帮助他的不是别人,而是学生自己。实施自我教育策略,操作上可采用师生平等对话、学生写自我教育日记等方法。为了帮学生改变某些不良行为,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常常让学生写诸如《勤与懒的对话》、《两个戴明锋》等两个“自我”的日记。比如写《勤与懒的对话》,在勤奋与懒惰的斗争中,当勤奋占上风时,懒惰的不良行为就渐渐地得到了克服。魏书生认为:经常写这类日记,能够使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自己,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思想的两个方面,然后调动头脑中的正义之师,去战胜把自己拖向泥潭的错误思想。运用自我教育策略的关键在于两点:(1)需要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自我教育的动机;(2)需要寻找切实可行的自我教育方法。rY8江苏省大港中学

不难看出,体验教育、自我教育这两大策略有一个共性,都特别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自我教育潜能。rY8江苏省大港中学

三、与习惯问题相关的不良行为rY8江苏省大港中学

习惯成性的不良行为在中小学生身上是比较常见的,如有的学生习惯于在课堂上调皮捣蛋,有的学生习惯于用拳头解决问题,有的学生做事学习都有粗枝大叶的毛病。面对学生的这类不良行为,不能满足于就事论事式的处理,而应该致力于帮助学生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rY8江苏省大港中学

从说服教育屡试屡败的经历中觉醒过来后,不少老师开始尝试代币法、行为契约法等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术,打开网络,马上可以搜索到许多相关案例。这里介绍一个易为一般教师操作的行为矫正法——契约法。一个行为契约由如下几个要素组成:目标行为、目标行为的衡量方法、契约执行时间、违约惩罚或履约奖励方法等。rY8江苏省大港中学

使用行为契约法时,要设法让学生自愿签订契约,千万不能勉强学生。此外还得注意几点:rY8江苏省大港中学

1、契约必须由协议双方共同制定;rY8江苏省大港中学

2、奖励的内容必须是双方都能接受的。尤其是学生特别需要的,这样才有行为的动力;rY8江苏省大港中学

3、惩罚的制定必须得到学生的承认,而且必须是学生最不想得到的和最不愿接受的(如小张最不愿意写检查,就规定违约就写检查),这样的惩罚才有约束力;rY8江苏省大港中学

4、在执行过程中必须坚持到底,一旦提出,不管任何原因双方都得遵守。rY8江苏省大港中学

心理辅导中,契约法、代币法、厌恶疗法、认知行为矫正法等都是矫正不良行为的有效方法,德育工作中要根据自身的规律和实际,有选择地引进一些非专业教师能够操作的行为矫正技术。当然,班主任、政教主任等也要学习心理辅导的专业知识和方法。rY8江苏省大港中学

四、与人格问题相关的不良行为rY8江苏省大港中学

人格系统实际上包含态度和行为方式两个子系统,这里讨论的不良行为指的是与态度系统相关的那一部分,这类不良行为其实只是某种人格特征的外部表现。笔者曾遇到过一位外校的男生,因青春恋问题,女生被家长转学到了外地。从此那位男生就再也不肯读书了,上课时,或是看小说或是做自己想做的事,还动手打了女生的父亲。男生家长很着急,带着孩子找到了我,谈话中我了解到这位学生存在着诸多人格上的弱点:自我中心突出、情感淡漠、我行我素、不体谅人、不关心人等等。该生不读书的决定和行为从表面看是女生转学事件所致,实质上和其人格特征密切相关,女生转学事件只是导火线而已,不遇上此事而发生彼事,同样可能会导致不读书的行为。一句话,这位学生的行为是由人格使然的。应该说,这时需要改变的其实并不是行为本身,而是相应的人格特征。rY8江苏省大港中学

应对人格问题所致的不良行为需要运用德育和心理辅导的双重策略,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或人格矫正。面对因自信不足导致学习不努力的学生,要着重激发和培养其自信心。由于爱心缺失而导致的任性、逆反行为,要进行爱心教育或感恩教育。对那位因青春恋问题闹情绪的学生,根本的办法是要对他进行爱心教育,帮他克服自我中心等人格弱点。单单劝他读书,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近视行为,难以真正解决问题。人格教育是一件艰难的工作,但引入心理训练技术后,可以加快速度,提高效果。曲伟杰心理学校的学习动力训练营,就利用56天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训练,使亲子关系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并因此彻底解决了学习动力问题。这种“五天改变人生”的奇迹,是其他方法难以企及的。rY8江苏省大港中学

五、与心理健康相关的不良行为rY8江苏省大港中学

心理健康状况会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学生的一些违纪违规行为就和心理健康问题密切相关。过大的心理压力,有形无形的心理伤害,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化解和处理,它们不仅会以心理症状和躯体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还会以打架、偷窃、逃学等异常行为来表现。如小学生小B,常常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通过深入探究原因才了解到,最近父母闹离婚,心情很压抑,就通过“偷窃”来宣泄自己的情绪。又比如初中生小C,因为上小学的第一天把大便拉在裤子里,因而长期受到别人的取笑和歧视,进中学时就以逃学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因此当发现学生打架、偷窃、逃学等不良行为,且屡教不改时,要考虑学生行为问题的背后是否隐藏着不平常的故事。rY8江苏省大港中学

由心理健康问题所致的不良行为常常和“潜意识”联系着,这类行为的原因是深藏在学生的“潜意识”之中,是学生自己觉察不到的。在当前升学竞争激烈,心理压力增大的背景下,与“潜意识”相关的不良行为并不少见。笔者曾见过一案例:有个男生找心理辅导老师,说自己一旦受到别人侵犯,就会控制不住,拿起手边的东西猛打对方,为此深感苦恼。经过探究,他回想起上幼儿园时,曾被几个同学打倒在地,情急之下,他随手拿起一块砖头,砸破了一个同学的头,结果大家都吓跑了,从此他就有了用东西打人的冲动。当这个症结找出来后,他从心底里感到这是个畸形的反射,对自己的行为有了相当清晰的自我反省和一定的厌恶之情,不久之后,这个以打架闻名的学生彻底告别了不良行为习惯。可见,应对这类由“潜意识”所致的不良行为,需要通过心理辅导理论、技术来挖掘不良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实施行为矫正。通常情况下,非心理专业的德育工作者会用讲道理、谈认识、写检查等常规的教育方法来处理这类问题,这其实是开错药方,用错药,那么学生屡教屡犯、老师屡教屡败也是在情理之中。rY8江苏省大港中学

由心理健康问题所致的不良行为自然要用心理辅导的策略来应对。面对由心理压力过大引发的不良行为问题,要注意引导学生释放压力,教会学生管理压力。面对心理伤害所致的不良行为,要帮助学生化解“心结”,必要时寻求心理辅导老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以便使学生的“心灵创伤”得到较彻底的治愈。rY8江苏省大港中学

与“心理健康问题”相关的不良行为实际上是心理问题,而不是品德问题。从理论上说,这类行为问题不属于德育范畴,可实际操作中是很难分开的。为此德育工作者也需要关注这一类不良行为及其应对策略。rY8江苏省大港中学

由上可见,说服教育并不是万能钥匙,它只适宜于改变“由于认识问题引起的偶发或初始行为,至于那些需要意志努力才能改变的、与习惯人格相关的、与心理健康问题相关的不良行为,说服教育并不是有效的选择。在运用不同策略处理各类常见行为问题时,要防止绝对化和简单化的倾向,选择教育策略时要注意灵活性和综合性。rY8江苏省大港中学

点评:rY8江苏省大港中学

这是一篇能打破很多教师思维定势的文章,它提供了新的视角,值得一读。rY8江苏省大港中学

我们很多老师对“说服”太迷信了,他们竟然以为,凡是学生犯错,都是因为他不懂道理,一旦你把他说明白了,他就一定会认错,然后就改正。世界上哪有这样便宜的事情!所以他们老碰钉子。追梦老师的文章告诉我们,学生问题,只有一部分是由于认识错误造成的,只有这一部分能用“晓之以理”来解决。教师如果只会这一招,只靠嘴皮子,那就等于只会使用一种武器,用来对付多种多样的问题,肯定捉襟见肘。rY8江苏省大港中学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这一次,我们赢了!——省港中辩论队荣获镇江市书香少年校园辩论大赛冠军
这一次,我们赢了!——
我校宜人少年合唱团喜获镇江市第四届金山合唱节银奖
我校宜人少年合唱团喜
英语沙龙
英语沙龙
小记者社
小记者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