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研组 > 历史组 > 组内工作

分解问题 层层剥笋 尔后水到渠成

时间:2011-02-25 11:09:06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Bix江苏省大港中学

分解问题 层层剥笋 尔后水到渠成
——基于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探究教学
束鹏芳(江苏镇江)
  【背景说明】
  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必修二改革开放部分的史论层面的课标要求,教材没有提供现成的历史认识。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因为教材没有呈现,教师往往忽略不讲,使课程标准在这一项目上无法得到落实。即使有些教师注意到了这一内容标准,让学生探讨这一话题,由于两个原因而使学生常常陷于无语状态,一是安排在临下课时作一点缀,二是没有开花就结果(缺少过程性热身)。为此,我们尝试将这一探究任务分解到过程教学中,同时预先让90后的学生向家长了解一些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生活,使这一史论性的认识能够在有效铺垫的基础上得以生成。
  【过程剪辑】
  (第一步,围绕改革及其成效展开)
  1.教师提供如下图片先让学生依据图片讲述他已经知道的历史。
   
 
  2.学生根据上述图片,在互相交流以后说出了如下历史事实: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商品经济;企业改革。(教师板书,构建知识展开的路径)
  3.基于学生已知的史实,教师从容地展开:提供材料铺垫,依据材料学习历史。
  (农村的改革)
  材料一:凤阳民谣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二:1982年中央1号文件:在社会主义工业、商业和集体农业占优势的情况下,土地集体所有(公有制)和在生产队领导下的双包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
  材料三:安徽凤阳粮食产量增长情况:1976年产粮  0.77亿公斤1982年增至 7.15亿公斤;从19571978年的22年中,小岗队未能向国家交售1斤粮食,反吃了国家25万斤返销粮,1979年以来的两年半时间,这个队向国家交售了10万斤。
  问题:(1)材料一、二所表达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什么?结合教材内容说明其具体内容及其基本性质。
  (2)运用材料三,说明这一改革在点上的成就;结合教材所学,概述这一改革在面上的成就;运用身边或家庭的事实变迁说明这一改革带来的变化。
  (第1问主要是史实上的把握,第2问是史论上的阐述,已经触及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只是教师没有直接而明确地提出来而已。以下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生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小岗村贫穷讨饭的面貌(教师插话:材料依据是什么?学生援引了材料中的小岗队交粮的数据)。
  学生2: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改变了。(教师提示:能不能从日常的生活出发来说说这一改革的成就呢?学生2一时语塞。)
  (稍后)学生3:农民的吃饭问题解决了,衣服也穿出花样了。(众学生笑,老师立刻转向:这其实已经接触我们的另一个问题了:用身边的事实来说话。)
  (于是出现了一种高中教学难得有的热闹景象,从穿衣到黑白电视机,从自行车到摩托车,学生举证说明了农村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的改变)。
  (城市的改革)
  4.依据《首都钢铁公司改革与发展纪略》的文献,设计类似于农村改革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渐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认识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与积极作用。(过程,略)
  (第二步,围绕开放及其成效展开)
  5.教师再次提供如下图片先让学生依据图片讲述他已经知道的历史。  
  
  学生观看图片,在同座之间的互相交流以后说出了如下历史事实: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创立特区,开放沿海城市、设立经济开放区、开发浦东等。
  6.基于学生已知的史实,教师从容地分别展开:提供材料铺垫,让学生依据材料及其问题来学习历史。
  材料一:深圳故事
  (深圳特区创办,略)84年春节期间邓小平视察特区,他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要使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87年深圳一些公司开始向社会发行股票,但购买者寥寥,90年深圳突然出现股票热,6月每天都有2000多人在证券公司门前围观或私下交易,当时还没有电脑设备,转户很慢。人民日报内参发了问题堪忧的文章,中央领导表态不一,江泽民说,可以先在深圳试验。92年邓小平南巡间接肯定了资本市场,不久深圳发生排队抢购股票并因抢购不到而围攻市政府的“8·10事件。此时的内地似乎还不知股票为何物。
  材料二:深圳变化
  深圳速度举世瞩目。深圳1980年建市的时候城区面积只有3平方公里,城区人口三万人,经济总量1亿9000万元人民币,2006年底,深圳的城区面积有1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40万,经济总量5813亿,2006GDP增长16.6%27年来,年均GDP增长27.3%。深圳已经从最初的小渔村,迅速发展为现代化大城市。
  问题:(1)从材料一来看,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在何处?
  (2)你在材料二数据的变化里能够读出怎样的历史?
  (老师的教学要求是:学生独立思考,写出答案以后再彼此交换看法,让代表站起来发言。——体现了探究式学习的一个过程性特征)
  生1:我们认为特区是个窗口。(师:能否具体些?学生援引材料,连续用了四个是什么窗口的字样来表述。)
  师:特区还在哪里?
  生2:我们小组认为,特区还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随后的学生表述显得重复和孤立,教师便提示:要整合,作流畅的表述。)
  生3:经济特区是开放的窗口,是改革的试验田,因此就是改革开放的基地,是引领内地进行改革开放的桥头堡。(教师非常兴奋,大加赞扬,其他学生鼓掌,引发该生的表达热情,以致有些结巴。他继续)没有开放就没有深圳的巨变,从而也不会有中国的巨变。……
  (至此已经可以抛出本课探究的主题了,但是教师又设置了第三步)
  (第三步,数据说话,自由描述,进一步强化成效的认识)
  7.教师出示柱状图式的材料及问题,提出的学习要求是:用开放的视野多角度地回答问题,像写作一样,写出精彩的语段。可以四人一组,共同拼成一个语段,然后大声朗读自己的创作作品。
  材料:
     
 
  问题:某班同学找到了上列两张统计图,他们将用这些数据来说些什么呢?如果是一个探究式学习,他们探究的主题会是什么呢?
  (以下摘引一个小组的作品)
  国内生产总值双双飙升,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骄人成绩,改革开放的前10年,成绩一般,中间10年已经提速,但是20年的成绩都远不如后10年的成绩,也就是说,改革开放到了第310年时,这种双赢就像井喷一样了,我们认为这一定与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国实行市场经济有密切关系。我们认为,这两张统计图是生动的写照,是某班同学用来探究改革开放的,或者是用来说明改革开放与居民钱包的关系的。
  (这一时段的学习用了10分钟时间,既是考量学生的读图能力,也是考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的,这就实现了探究式学习的另一个目标——历史学科以外的表达和交往的素质。)
  (第四步,图穷匕首见式的问题探究)
  8.教师正式提出一个较为宏观的问题,并且还没有忘掉必要的材料提示。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了农村的改革及其影响,城市的改革及其影响,开放的成就,认识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在有了这些认知以后,能否做一个综合性的探讨呢?大家以为可不可以?(学生群言:可以!)那么请听题(其实是看题):
  结合前面所学,认识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援引下列语句展开你的思辨智慧,表述这一命题。语句如下:(1)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2)改革要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它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3)活力、中国式奋斗;(4)利益再分配和社会分层的加速与贫富悬殊。
  (出题以后)师:独立思考片刻,说给同学听,再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说给包括我在内的大家听,以便分享您的智慧。请注意:讲明关系,传递热情,并且把老师提供的材料用起来。
  (学生翻看教师印发给他们的材料,课堂静谧片刻以后,就开始了吱吱喳喳的议论和相互之间的倾听和叙述,教师巡回,参与倾听和作一些指点。然后便有学生站起来发言。)
  生1: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使社会充满活力,也激发了国民的奋斗精神。(教师插话:从影响这个层面阐释了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还借用了相关语句的提示。很好!继续!)
  生1:譬如农村的改革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城市的改革让企业充满了活力,国内生产总值飙升,城市的摩天大楼一幢幢地矗立起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譬如我们班上的同学长得又高又大。(班上同学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师:太好了,不仅讲关系、讲结论,还举例论证,这就是史论结合,这就是历史学习的探究方法。
  生2:不过改革开放以来,还有一些现象值得关注:贫富悬殊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而日益明显地摆在我们的面前。这算不算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老师插话:同学们看呢?有同学接应:这是负面影响。老师继续面对该生:你判断一下。)
  生2:改革开放也有负面影响,究竟有哪些,我们都可以举例说明,我就不举例了。
  师:也好,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可以课后继续思考这一话题。还有没有其他方面?
  生3:从老师提供的材料来看,改革开放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到了70年代后期,中国如果不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就要被葬送了,所以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社会发展需要改革开放,这是因,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发展,这是果。
  师:太好了!非常有理性和逻辑,你的数学一定学得不错。还有没有用到的材料是什么?
  (学生围绕活力、中国式奋斗又作了一些表述,基本是身边生活的例证。没有再多的新思想。)
【教学中的反思】
  探究教学是基于问题来展开的,问题的呈现如果没有层次、凌空而至,就教学感觉而言,难免棱角颍锐,缺少柔性,对学生来说,就一定是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感觉。因此,需要将大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而且最好是不显山露水,追求最终的水落石出。本案例,先通过改革的发展过程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改革所带来的社会变化,在不知不觉中呈现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再通过开放的布局过程的教学,使学生感悟到开放所带来的社会变化,在不知不自觉中呈现开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当两个小问题、小结论出来后,复进行一次小型综合(基于读柱状图的写历史),从内容上进行一次整合,从形式上将探究一词摆到桌面上,最终呈现出内容标准所要求的史论目标(认识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到这个份上,学生的探讨和认识就有了底气,问题的呈现就显得顺理成章,而且这一大问题的探究,也不是简单的加法:一是它注重所学的整合,二是它提供某些判断(结论),三是它讲究辨证,四是它关注深度,五是它彰显人文学科的语言特性。
  历史问题的探究是一种抽象思维的展开,尤其是高一学生的探究,其抽象的难度是要充分预设的,除了遵循由具象到抽象的教学逻辑、遵循历史学科的由史而论的史学逻辑外,还特别需要发挥教师的指导者和引领者的作用。教师的这一作用明确地体现在教学步骤的设计中;教师的这一作用还体现在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中相互讨论、彼此共享方面,预习和讨论的载体是史料,预习和讨论的目标是对史料的解释,如此才能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并使探究教学不至于流于形式和学生的无语窘境。
  历史问题的探究一般是以史论的形式呈现的,它需要有史实作依据,需要有历史的对话(理解和解释历史)为保障,因此史料的支持必不可少,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探究必须辅之以史料和史料解读。史料的选择有两个标准:(1)有主题,是在一定主题目标指引下的史料精选,(2)具有援引和解释价值,通过援引和解释来解决所探究的问题,寻求史论的水落石出
  另外,历史问题的探究未必一定是史学家的那种疑难问题,未必一定是历史学那样的新证据、新观点。对于学生来说,只要有史料研习和解读的过程,只要有史中出论的结果,只要有包装思维的这一语言表达(包括写作)形式,就是一种探究式学习。作为学生的历史学习,还要有合作、讨论与分享,这是探究式学习的学习所在,而不是史学家式的书斋里的探究,那是只有探究而没有基于课堂的学习的。本案例的问题探究及其问题解决,应该能够说明这一点,这一点,我们认为是很重要的观念问题,它一定能够推动历史教师将探究从高堂神坛上搬下来而使其禅化和世俗化。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这一次,我们赢了!——省港中辩论队荣获镇江市书香少年校园辩论大赛冠军
这一次,我们赢了!——
我校宜人少年合唱团喜获镇江市第四届金山合唱节银奖
我校宜人少年合唱团喜
英语沙龙
英语沙龙
小记者社
小记者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